HOME
職人故事
人物專訪
有意思職人

跨國自由報導人 廖芸婕

  • 有意思職人
  • 三分鐘閲讀

從小的志向就是立志要能夠救人

與一般女生不同,廖芸婕從小的志向就是立志要能夠救人、有成就感,例如警察、消防員的職務。台灣921震災那年,當時國一生的廖芸婕從電視新聞中,看見了記者在斷水斷電險惡的環境下,依舊前進災區將第一手訊息傳播給全國觀眾。那時在她心中埋下「媒體工作者」的種子,大學也如願考取政大新聞系。

陪伴是心理重建很重要的一部分

特別喜歡接觸不同文化的廖芸婕,在政大時曾到台東太麻里的原民部落,參與莫拉克風災巡迴醫療服務。「那段日子讓我深刻感受到陪伴是心理重建很重要的一部分,而我自己也從原民朋友身上學習很多」廖芸婕在熱心的頭目帶領下,為了溝通試著學族語、抽人生的第一根煙、第一顆檳榔、第一口蝸牛肉,一切只為了取得心靈受傷的部落災民的信任,接納外地人的幫助。受助者最後終於卸下防衛的心,侃侃而談內心的恐懼和傷害,釋放了壓抑的情緒。這和記者與受訪者的關係很像,都是要花時間去了解和相處的。 

攝影 : Josh Avina

走出台灣的舒適圈的廖芸婕,從旅行中尋找人生接下來的意義。

志向目標明確的廖芸婕,大三開始在通訊社實習、畢業後進入蘋果日報財經組工作,在專題組製作深度報導。「敢報導真相、說真話」的媒體風格,讓廖芸婕參與複雜度相對困難的都更專題及奢侈稅議題時,充份發揮了新聞自由及專業的報導空間。當工作進入穩定期、即將進入 25 歲的廖芸婕 ,已經能獨當一面製作 封面專題,如果依循常理,人生似乎就要走向可預見的年資積累、加薪、升遷等未來。然而,線上記者受截稿壓力追趕,少了許多沉澱思考的時間,廖芸婕不願自己有一天變成套版報導的模式,甚至失去寫作的溫度與熱情。於是她毅然辭去了穩定的日報工作,趁25歲前揹起背包,兌現自己曾對自己許下的承諾。走出台灣的舒適圈的廖芸婕,從旅行中尋找人生接下來的意義。

一個25歲的女生,就這樣用窮遊的方式走了十多個國家

2013這一年,廖芸婕重新燃起小時候曾有的戰地記者夢。她只帶極簡的裝備,大登山背包裡面裝著底片、手機、筆記本、各國的SIM卡、行動電源,再斜揹上相機和一個小包與暗袋。一個25歲的女生,就這樣用窮遊的方式走了十多個國家,沒有觀光風景明信片,各國SIM卡是她爭戰各地的足跡。

心裡的正義和熱情的記者魂,支撐她走過一個又一個國家

夜間紮營炊食、洗冷水澡、蟲咬造成皮膚潰爛、異鄉生病、被搶、被騙、在言論封閉國家被警察盯上,一度危急⋯⋯,廖芸婕與工作夥伴的採訪過程比其他人都驚險萬分。「每次去這些國家採訪,都要小心翼翼把底片、相機藏好,因為隨時都可能被警察帶走啊!」僅管如此,卻沒被打敗險惡環境打敗,廖芸婕心裡的正義和熱情的記者魂,支撐她走過一個又一個國家,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國際觀察帶回來給台灣讀者。 

攝影 : 林龍吟

值得做為台灣反思的故事

深度探訪越南、巴爾幹半島、印度、西藏、尼泊爾、寮國、柬埔寨等國。旅行中,她看到許多國際的問題,其實在台灣也會發生。國際新聞看似很遠,但了解之後那都是一個又一個值得做為台灣反思的故事。

連結台灣社會運動,吸引國內外的關注

她在衣索比亞以吉貝3號水庫興建為議題,順著水源從上而下抽絲剝繭了解當地居民對建水庫的看法,由於建水庫可能引發環境與數十萬居民遷徙的問題,議題敏感,許多國際NGO、媒體紛紛被當地政府驅離,禁止採訪。廖芸婕與伙伴兩人,一方面進行採訪,一方面得躲避警察及利益團體的盤查,情況一度危急,甚至得不斷換假名以繼績完成任務,將資料安全帶回台灣,最終完成了專題報導《我們掙扎,築起家園》,連結台灣美濃反對興建水庫的社會運動,讓讀者反思,珍貴素材也吸引國內外的關注。 

攝影 : 林龍吟

「所以我只會給問號,不會給答案」

從衣索比亞到白俄羅斯,廖芸婕選擇的議題,都是與戰爭、非人道、言論不自由的國度有關。但她的報導背後,都不是要告訴讀者黑與白、對或錯。重返車諾比不是要做反核或擁核的立判,而是透過這些真實記錄,人民在災難背後生存的掙扎與無奈。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嘗試翻轉自己的想法,「所以我只會給問號,不會給答案」廖芸婕希望自己是丟問題能讓台灣讀者去多元思考的人,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鍵盤評論者。 

攝影 : 林龍吟

入圍2015年卓越新聞獎

廖芸婕也前進受車諾比核災創傷最廣,卻因言論相較烏克蘭不自由,而為全世界遺忘的白俄羅斯,記錄30年後倖存者的生活。災民們無力離開家園,數十年來只能選擇與輻射共存亡的悲傷。她與夥伴共同製作的《遙遠人聲》多媒體線上專題,在1個月內超過1萬2千人次點閱,也入圍了2015年卓越新聞獎。稀有的訪談與影像取材,也在英國《衛報》等國際媒體刊登。 

攝影 : 林龍吟

廖芸婕把採訪素材看的比金錢都重要

廖芸婕每一次和攝影搭檔林龍吟平安回到台灣後,第一優先動作就是先把採訪資料弄出來,有時甚至在機場就開始備份檔案。「幾次在言論不自由的國家遇到緊急狀況時,都會想能不能先找地方分批先把底片寄回台灣,以防被沒收」廖芸婕把採訪素材看的比金錢都重要。

挑困難的下手,走別人未走的路

挑困難的下手,走別人未走的路,兼具衝勁與冷靜特質的廖芸婕,最愛的是登山、攀岩這類挑戰自我的運動。大學當過政大登山隊領隊及嚮導,常常要揹起2、30公斤的裝備,走很長又險峻的山路,並且解決野外突發的狀況。登山隊伍最前面的人是「嚮導」,必須了解與克服困難地形,引領其他隊友。隊伍押後的「領隊」則是觀察的角色,在突發狀況發生時,要能懂能做取捨、冷靜 判斷決策。「我覺得登山的訓練,對採訪工作上有非常大的幫助與影響」廖芸婕深刻體認。

時時沈澱、將自我歸零

記者除了挖掘真相、取材他人的故事,更需要時時沈澱、將自我歸零。「看小說、看電影、聽音樂、看表演、運動...我會盡量抽空給工作以外的休閒,那些不同的觀點常常給自己新的刺激。」廖芸婕的筆記本裡還夾著前一天的電影票根。除了文字,她還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,吸引網友的目光,讓報導被更多人看見。

讓那些「發不出的聲音」得以被聽見

常常需要假扮觀光客,冒險臥底採訪的廖芸婕,走過許多言論不自由的國家,她看到人民對家園的想像、渴望能自由發聲。一件事件的發生,有許多的國家民族性及難以擺脫的歷史背景,「如果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,看到更多的矛盾及脆弱,我們就可以更包容、理解別人,」廖芸婕期許自己善用媒體的發聲權,讓那些「發不出的聲音」得以被聽見。 

攝影 : 林龍吟

努力地發揮影響力,不斷地將世界帶進台灣

廖芸婕靠著自己對新聞理想的堅持與力量,以及對人的關懷與好奇,她帶給台灣讀者更多元的思考空間,也讓國際NGO組織和其他新聞工作者主動來交流。即使台灣在國際的行動上較受限制,但獨立媒體工作者的她卻卻依舊努力地發揮影響力,不斷地將世界帶進台灣。